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73章 追赶华国的步伐

陈帆虽然不喜欢“精神病医生”这个头衔。但是,医者仁心,做科学研究也是这样……发现规律,利用规律,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服务大众。

有了高铭成功康复的先例,脑叶实验室陆陆续续开始接待一些病人。

有专门的实验小组,对他们的脑波进行监测、磁刺激、分析……直到恢复至接近正常人的水平。

高铭能够恢复如常,一来他病情不算严重,只是“封闭社交”;二来有陈帆亲自下手负责实验和数据;三来这货福大命大运气好……

精神病成因复杂。根据前世的实验数据,陈帆清楚,就算让技术再发展5年,也不可能保证100%治愈率。

所以,在开始接待患者之前,陈帆就安排了合同组,一定和家属说清楚,遇到胡搅蛮缠前科的,一律不接待。

这里毕竟是实验基地,不是神经病医院。

这样筛选下来后,入驻的人都比较通情达理,甚至有些还要给陈帆供应实验经费。

陈帆对钱没有概念。从可控核聚变项目干完,钱对他来说就是个数字而已了,他要多少上边批多少……

于是,陈帆公开表示:

“不用了。”

“脑叶实验室,目前处于研究初期,并不能完整的保证疗效。诸位也不必向实验室付费、捐款。”

“病患能够作为实验体,在这里为我们产生实验数据,供科研人员分析、研究,就已经是对我工作的支持了!”

言论一出,无论在平民圈还是学术圈,都是深得好评。

“陈教授就是陈教授。”

“不愧是他!”

“了事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啊!”

“像陈教授这种性格,就值得咱们为他贡献数据!”

“只要有需要,别说是精神病人了,就算让我去当小白鼠,我也毫不退缩!”

“……”

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小宣传。

有了这个之后,来实验室的人就更多了。很多精神病人,在医院里除了服用镇静剂,就是被看管着做一些莫须有的康复训练……不说病患本人,家属看了是非常心疼的。

就算陈帆直言,不保证100%治愈率。但相比较在那里等死,还是来脑叶实验室更有光明的未来。

又过了几天,有科研员找陈帆。

“教授,我们的实验论文发表了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